,
操作系统
复习重点和要求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
审查学生操作系统定义、主要功能、主要类型、操作系统特点及分时概念等内容的学习情况。
【大师】
操作系统概念
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有效地组织和运行多个程序
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记忆要点: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管理什么,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的各种资源;
操作系统如何逐个扩展硬件功能,以方便用户使用?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操作系统的五大主要功能:存储管理、流程和处理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界面管理。
【理解】
操作系统特点:并发性、共享性、异步性。
理解模拟:“大家都前进了”
——“一个东西大家一起用”
异步性一一表示“走吧,停下来”、“走吧,停下来”。
操作系统的主要类型
主要类型的操作系统包括多个批处理系统、时间共享系统、实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个人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UNIX系统是有名的分时系统。
分时概念:主要是指通过几个并发程序共享CPU时间。
【了解】
操作系统的形成
分时和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定位:是裸机上的第一层软件,是构建所有其他软件
基础。
操作系统结构设计:总体结构、分层结构、虚拟机结构和客户端-服务器结构。
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的三个用户界面:图形用户界面、命令行界面和程序界面。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APP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 在UNIX/Linux系统上,系统调用显示为c函数。
第二章流程管理
学生对过程的定义、过程的状态及其转换、过程的构成、竞争条件和临界区、过程的
内容学习情况,包括同步互斥、信号量和p、v操作及其常见应用、死锁概念和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大师】
定义进程:进程是在并发环境中运行程序的进程。
流程和程序的主要区别。 流程的基本属性是动态性和并发性。
进程状态及其转变
过程的三个基本状态是执行状态、准备状态和阻塞状态。 掌握教材第38页的进展情况及其周转
换照片。
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概念。 不难理解,同步是合作,互斥是竞争。
信号量和p、v操作及其一般应用。
利用信号机制和p、v操作,解决并发进程等互斥和同步问题。 解决这样的问题
常用方法:
根据给定的条件,确定过程有几种或几种;
确定进程之间的约束关系是互斥的还是同步的
每个相关进程之间通过哪个信号量实现彼此的约束,并注明信号量的含义和初始值
用p、v操作写相应的代码段
验证代码的正确性:设置以不同的顺序运行每个过程是否能确保问题的顺利解决。 请避免以一定的顺序运行每个进程。
【理解】
多重编程概念及其优点。
过程的一般结构,必须深刻理解过程控制块的作用。 每个进程都有唯一的过程控制块。
Linux流程管理的基本命令: ps、kill、sleep。
了解流程临界资源和临界区概念,流程进入临界区的调度原则。 信号量概念、p、
v操作执行的动作。
死锁概念; 死锁的四个要求:互斥条件、不可抢占条件、占用和申请条件、周期等待条件。
【了解】
进程之间的三种高级通信:共享内存、管道文件和消息传递。
第三章处理器调度
审查学生对作业状态、作业日程表和过程日程表功能、性能评价标准、常用日程表算法、Linux常用日程表命令、中断处理过程、shell命令执行过程等内容的学习情况。
【大师】
调度作业和进程的功能
作业日程表的功能请参照教材第85页,过程日程表的功能请参照教材第86页。 典型的操作系统需要进程调度。
常用调度算法
能够掌握三种基本调度算法(先行服务法、时间片循环法、优先级法)的实现思想,进行评价指标的计算。
要求:以图表形式列出各项工作或过程的时间值,如到达时间、运行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等,可用评价公式计算各项指标的值,如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
【理解】
有以下四种状态。 提交、备份、运行和完成。
作业时间表和进程时间表之间的关系。 简单比喻:作业日程是演员出现前的准备,是过程的日程
就是让演员出演。
日程性能评价标准
评估调度算法的指标:吞吐量、周转时间、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周转时间
拨时间。
中断处理流程:保存现场,分析原因,处理中断和中断后返回。
shell命令的常规执行过程。
【了解】
调度的三个级别:高级调度、中级调度和低级调度,其中高级调度又称作业调度, 低级调度又称进程调度。
调度策略的选择。
中断概念
中断是指CPU对系统发生的某个事件做出的一种反应,它使CPU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
保留现场后自动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处理该事件后,如被中断进程的优先级最高,则返回
断点继续执行被“打断”的程序。
第4章存储管理
考核学生对重定位、分区法、分页的概念、虚拟存储概念、请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