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
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及其可靠性
时间: 2017-10-16 10:00:28
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及其可靠性
【摘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现代会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计目标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 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不仅有利于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而且对全面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遏制日益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借鉴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会计环境及现有的原则性规定,提出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构建问题上的一些设想。
【关键词】
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特征是连接财务会计目标和财务报告的桥梁。 既服务于财务报告目标,制约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又是衡量财务报告质量高低的标准。 FASB表示:“会计信息的第一质量是关联性和可靠性。 会计信息必须具有这两个主要质量,才能对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有用”。 因此,这里主要研究相关性和可靠性。
一.相关性和可靠性
1 .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用户决策相关。 符合相关性要求的企业在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必须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不同的信息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信息必须满足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实际上,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基本上只是共同的会计信息,是在考虑到各个会计信息使用者共同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的,但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需要对企业提供的共同会计信息进行恰当的分析、整理、理解。
信息相关性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质量特征: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 价值预测是指由于投资者的决策面向未来,会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预测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动情况的反馈价值是指投资者在获取会计信息后,可以修正以前的认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是指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要求及时加工和处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不及时收集会计信息是徒劳无益的信息。
2 .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不受错误和偏向性的影响,能够真实地反映想要反映的内容。 诚信包括公开、中立、完整和谨慎。 公允披露即客观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基础,客观地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 所谓中立性,是指在处理会计信息时,要求会计人员保持不偏不倚、中立的态度;完整性是指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应能全面反映企业在特定时间点的财务状况、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动情况,数字计算准确谨慎性或稳健性是指在存在几种替代方案的情况下,企业在处理会计信息时,选择不高估企业收入和资产,不低估企业负债和费用的方法,最终避免高估企业净资产,造成利润虚张声势。
3 .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1)有代表性的两个观点
美国的SFAC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但通过对美国一系列财务报告改革相关文献的透析,不难发现其更倾向于“相关性”。
英国《财务报告原则表述》在满足基本可靠性之前,认为会计信息可靠性优先于相关性,会计信息披露应从可靠信息集合中选择最相关的信息。
卡秋莎(1999 )也认为诚信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 在会计信息质量体系中,诚信是基础和核心,即使公允价值日益应用也是如此。
)2)相关性、可靠性——困境
关联与信任紧密相连,既不能脱离信任谈论关联,也不能脱离关联谈论信任,它们总是同时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有用性”。
二.信息质量实现的限制和制约条件
1 .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所带来的利润,应当与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进行比较,只有在确保利润大于成本的情况下,提供会计信息才是值得的。
2 .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应当区分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从而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成熟度以及不同的会计披露政策。 对重要经济业务单独反映,通过会计信息连接反映必须重点说明的非重要会计信息。
三.我国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特征
我国2006年2月15日公布的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形式性、重要性实重、谨慎性、及时性。 这表明: (1)它是客观性最高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客观性表明会计信息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这是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前提。 )2)相关性是主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相关性表明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参与使用者决策、影响决策的能力,这里结合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相关性,可以调和传统观点中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矛盾。 )3)清晰性、可比性、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要质量特征。 清晰、说明会计信息简明、rxdnm、准确、清晰、通俗易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便于理解;可比性;说明应当尽量减少替代会计方案的及时性,是指任何信息影响决策时,必须在决策前提供(
4)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重要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有用性的前提。实质重于形式,说明对一项交易或事项的报告,必须反映其经济实质而不能只反映其法律形式而导致错报、误报;谨慎性,说明在准则与制度允许选择的前提下,宁可多报可能的损失,而不多报可能的收益;重要性,说明它对决策不是无足轻重。由于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包括:公允披露(包括客观性、明晰性)、中立性、完整性和谨慎性。可见,我国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是可靠性与相关性,可靠性,说明信息必须真实公允;相关性,说明信息必须导致决策的差异;重要性是有用性的前提,效益大于成本是选择信息的约束条件。因此本文认为,可靠性与相关性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当一种方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可能在可靠性与相关性两个方面等量齐观时,我们的选择应该是:在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最相关的信息。可以将相关性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总体质量标准,将可靠性作为首要的质量标准,以相关性统领可靠性,以可靠性作为相关性的保障,实现相关性和可靠性和谐统一,打破两者矛盾对立的局面。